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我不在3 預備中


尚有一個星期,「我不在3」就開幕了,今年的「我不在」仍然以集體創作的形式進行。在佈置前,藝術家們已經多次聚集,討論展覽的大方向及主題,好不容易得出一個較具體的共識,這亦是集體創作中較難掌握的部份。

佈展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幾天,可以看到作品的基本形態,展覽以建築用的水泥磚構成作品的主體,然後藝術家再各自利用不同的材料創作,每個人都尋找一種可以表現的媒材,把媒材不斷的重覆運用,構成一個個整體。

我不在 3 - 多元集體創作展

我不在 3 多元集體創作展

My Absence3:Group Creative Exhibition


開幕時間 / Opening :

200953(星期日/Sunday) 下午三時

3:00pm, 3 May 2009

展期 / Exhibition Period :

200953531

3 May to 31 May 2009


創作總是很迷惑總是迷失的,究竟我們現在做的方向是否對?就如人生一樣,因為從事創作的人,總對現在質疑,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理想的?現實的?終究找不到目標,而「我不在」就像是尋找自我,然而又不是!

創作究竟是個人的或是大眾的?究竟是在自我滿足或是需要人認同?在這個展覽中其實並沒有結論,就如人生一樣,我們都在尋找甚麼似的。而那個尋找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種信任,那種關懷,那種愛,就是一個社會的形成。

「我不在3」將會延續2006年及2007年舉辦的「我不在」及「我不在2」,以集體創作形式展示, 通過一起參加工作坊,藝術家們一起交換意見並彼此啟發,也許會為藝術家們或觀賞者帶來新的啟發與感受。


More than often we are lost in creation, as much as being lost in life, wondering if we are purs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his is because creative people are always questioning about the reality: what ought to be and not to be done? What is the idealistic way? And the realistic? After all we cannot find the goals. The status of “I Am Not Being” seems like a kind of self-discovery, yet not exactly!

Shall creation be a personal or a collective thing? Is it a self-fulfilling process or one that must be recognized by other people? You possibly can’t find answers from this exhibition, just like when we are in the quest of something in our life. Yet the discovery process itself, through which we explo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rust, care and love, is a result of a microsociety.

My Absence3 will be presented in a collective way following the “I Am Not Being I & II” in 2006 and 2007. By taking part in workshops, artists share ideas and inspire each other. Perhaps this approach would bring new inspiration and induce new feelings, for the artists and audience alike.


參展人 / Participating Artists

李銳 / Frank Lei,鄭冬 / Winter Cheng,梁頌燊 / Ryan Leung,王翊 / Jeff Wong,梁雅思 / Ivy Leong,郭恬熙 / Alice Kok,吳文桂 / Miguel Ng,施援程 / Cora Si

策展人 / Curator

施援程 / Cora Si

主辦 / Organization

婆仔屋藝術空間 / Old Ladies’ House Art Space

贊助 / Sponsor:

民政總署/ IACM

澳門基金會/ FUNDAÇÃO MACAU

地點 / Venue

牛房倉庫 / Ox Warehouse

澳門美副將大馬路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

No Cruzamento entro a 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 e a Avenida Almirante Lacerda Macau

開放時間 / Opening time12:00 ~ 19:00, 逢星期二休息 / Closed on Tuesdays

巴士路線 / Bus Line : 11A33A456788A99A161723252626A28C323334

查詢 / For enquiry28530026 (12:00 ~ 19:00, 逢星期二休息 / Closed on Tuesdays)

傳真/ Fax28533047

E –mailoxwarehouse@gmail.com

Websitehttp://oxwarehouse.blogspot.com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參觀者的塗鴉


繼續行動

上星期三,一行4人(阿奮/英元/家龍/Frankie/cora)去了路環摘野草,阿松因為遲到又聯絡不到我們(在採野草的地方電話網絡全收不到),來了路環又走了。 昨天阿奮又採了野草,我會叫人換了原來已謝了的草,這些草不能放得太久,三四天已經開始枯謝。 不知大家還有沒有新的構思想進行,可以提出或是直接到展場去做,我覺得牆壁的畫不明顯,我想可以再豐富以及加點顏色,相遇在星期三下午三時有時間的人一起去牛房塗鴉。






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我不在」進行中



關於展場的改變及進展,在此向大家佈告一下:
昨天家龍去了展場,在天花板加了一幅很大的軍用遮蓋戰車的綠色布,在安裝時因跨過投影機范圍,投影機的接線位跌入機入,而經阿B修理後可以插到線,但插位仍在機入,幸好能繼續播放。
水槽的摩打已經壞了,機械好像都很兒嬉,阿松說可以再買一個,但不建議因為牛房每晚都要關總掣害怕漏電,一關了摩打要重新啟動每天都要花每多時間,以及需要技術,而用魚缸的摩打也有同樣問題,另外魚缸摩打也不夠力去運行整條水糟,所以現在水糟的水已經清理了,阿松說暫時想不到用甚麼方法去代替水糟,所以英元及大家都可以想想用甚麼去代替水。
橋的入口不明顯問題,阿碧及Ivy會去跟進,frank好像說建議用竹籃擺放在地上去吸引觀賞者,而引大家看到梯級口,鹹魚因為放在室內很大味,並且有發霉及出水現象已經棄了。
投放竹及牆的影片,不知若嵐有沒有新的進展,我看過開幕當天的片段,如用快鏡播放會較有趣,不知可否融入或加入你拍的影片當中?
而四周的場牆我們還可以加多很多,有空可以去塗塗鴉,也可以加些色彩,我想到主要加綠色及藍色為主,其餘的顏色也可以加入,但以綠藍為主。
今早我收到frank的電郵,他說想在牛房加這種植物,我覺得會帶動牛房的生氣,但可能放的時間不能太長,一至二個星期要換一次,我們可以相約星期三早上去路環取摘,請大家報名!
「這些日子我想到要在牛房內加什麼,很想是一些綠色的植物,最近我早上晨運時見到一種類似青草的路邊植物,挺有感覺,我建議可剪一批下來,用綠色瓶子養著,放在島內,瓶子週圍可用綠色紙碎包圍,可能會帶出一些生氣。附上相片,並征求義工,可相約下週某一天親自來採割。附上一張目前插在家中的這種不知名的野草。」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我不在 - 問卷

看過這個展覽後的感覺怎樣?
﹣很特別
﹣原始
﹣很有趣,像是變成了隻牛
﹣很特別

你覺得島裡面應該加些甚麼東西?
﹣加些動物
﹣多些門口/入口/樓梯
﹣是一個島嗎?我覺得可以加多些可觸摸的東西,如:石頭
﹣加些

你覺得島裡面應該刪除些甚麼東西?
﹣沒有
﹣XX
﹣沒有甚麼應該刪除的
﹣不用刪除

你覺得這個島應該如何發展, 可以寫下及畫下
﹣加隻貓
﹣加些人

﹣多做宣傳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開幕了,但創作還是繼續

這幾天自己都較忙,所以都未安排之後的工作。
牛房做了一份導賞表格,對象是針對學生,但現在是暑假也不知學校的反應會如何,好像有些參展者是有教短假興趣班,不知有沒有考慮叫學生來參觀,如有我可以作導賞,有興趣者請看附件。
因為各人的上班時間都不同,所以定一個時間去繼續集體創作會很困難,咨詢了幾個人的意見,發現有好些人在早上反而有空,所以我想定在星期三的早上10:00(教書的人士),以及在星期日的下午4:00(辦公室上班的人士),大家分別認頭這兩個時間的其一,然後到展場繼續去發展我們的島。

cora

空間是共同創造出來的


「我不在﹣多元集體創作」在上年已經舉辦了一次,因為以集體創作形式是在澳門較少有的展覽形式,所以上一年的展覽好像是一個嘗試,參展者都覺得那是可以值得再發展下去的創作形式。

所以今年再接再勵舉辦「我不在2 ﹣多元集體創作」,最初構思是集合不同媒界的藝術家,以自身的文化、修養、內涵互相交流及刺激,從而誘發出最原來的「我」。創作形式上可能是視覺藝術展覽,可能是表演形式演出,從互動中產生任何的可能性。

經過多次的討論後,我們已經刪除了「我」,因為「我不在」的意思是不要著重這個「我」,而集體創作正正是反影「我不在」,當大家以集體去創作,不要強烈的追求我是甚麼?我需要甚麼?反而是從整體性去思考,反思社會及生活上的事情。我們特別關注澳門近年來的改變,從而發展到一個以島為意念的展覽,剛巧「島」與「賭」同音,澳門本來是一個半島與2個小島組成,而賭業是澳門最主要行業,隨著「賭」的興旺澳門「島」也隨之而改變。

這個展覽的開幕是一個開始,島是一個需要大家共同去構建的空間,歡迎大家一起寫下及畫下想對島的改變及發展,大家寄身之處乃一有潛力但仍然荒蕪待成長的島嶼,大家來此並非要享受或希望帶走什麼,反而是更希望他們能有建設性地留下什麼,給我們參考,這可算一次難得的機會,在和外界接觸時,也讓我們思考一下生活和創作的關係,這該算是展覽的一個重點和目的。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我不在2-多元集體創作展

我不在=集體創作?

這是一個要思考的空間

這是共同創作的空間

當你進入這裡的一刻開始

你已經成為一份子

7月1日下午5:00

期待大家的參與

參展者: 李銳奮 胡松偉 戴碧筠 梁雅思 古英元 林月娥 黎若嵐 黄家龍 何仲儀 施明坤 施援程

鳴謝: Ms. Juliana Silvestre Wong

開幕日期:2007年7月1日下午5點

開幕儀式:會作出展覽的介紹及分享

展覽日期:2007年7月1日至8月12日

地點:牛房倉庫

觀眾的參與

你們可以在參觀完這個展覽,畫下或寫下你想這個島的空間要怎樣發展,這個大型作品會不斷糅合大家的啟迪,作品從而也在不斷的塑造當中。

導賞日期:開幕當天/ 7月8日下午5點/7月15日下午5點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佈展進度

各位:

沙包已買了並且放在透明袋裡,因為一個袋太薄所以要入多一個透明袋,每個透明袋沙包放了兩包沙買回來的沙包,共買了一百袋,我覺得不夠會買多一百袋。阿奮明天會指導放沙包,如大家有時間也可以一起來參與,但先致電阿B問一問時間,我亦都會出現。

竹已經初步放好,但我覺得位置和窗口的出入口太近,會再移動位置,但感覺都不錯,因為原來可以看到竹的影,如投影機投放下來照在竹及它的影身上會很有趣,Joey的朋友幫她拍了短片,所以加了鳴謝人,另她建議可以在窗口的出入口位置,開幕當天拍下觀眾入來的過程,立即投影到竹的位置,這個建議不錯,可是想到視覺效果問題,另外技術的問題,不知若嵐你覺得是否可行?竹的位置Joey在星期四晚上會再來看看, 如大家有時間也可以一起來參與,我亦都會出現。

流動的水溝,摩打的位置不知可否放在間了的房內,因水構少部份是在間房裡,松及英元己看了摩打,希望盡快可到現場試一試,並且可以想一些裝置配合,因為橋的一部份會放在溝上,所以兩者亦可以有關連。

橋阿碧在報價中,希望可以用竹棚來砌,如做不到才會用木板砌出來,枎身用竹來做,不過時間無多,希望可以盡快完成。因為這個位置想有黑夜的感覺,但開了右邊的窗口後,發覺很光,所以會關前面的3個窗口。

聲音方面,我會錄一些蟬及島聲,另外海水的聲不知有沒有人有,如有可提供給我,場地最後的窗是不會關,因為可以聽到狗、鳥及蟬聲,很有牛房地理位置的獨特特色,而且有通風作用,整個場地都會通爽。

入口的左邊牆壁已可以用炭條繪圖了,有時間及構思可以創作,主題是對岸夜晚的景象。

最後在星期六下午5時大家可以都到展場,商討開幕時的介紹,以及作最後衝刺。

cora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我不在2-多元集體創作展 徵集碎紙

這個展覽是一個共同參與的創作,現在徵集大量碎紙(用碎紙機碎的紙碎),作為展覽場地佈置的一部份,謝謝大家的幫忙及共同參與,請於6月28日前將碎紙交到牛房倉庫,聯絡人阿B: 28530026

我們會將提供碎紙的有關機構及名單列在展場走廊中。

我不在2倒數十天


昨天已經大致商量要怎樣佈置展場,因為很多細節需要去指導佈展人員怎樣安放,甚至要幫忙找材料,所以我安排了工作給大家,如有意見請提出。

沙包要訂150包,其中100包要買透明膠袋袋入,以及要怎樣去埋沙包,這部份交由(李銳奮及林月娥負責)

靠門口的水溝放水及製作循環流動的效果(胡松偉及古英元負責)

竹已經有大大小小約20條,要買多粗細不同的衣裳竹20條,安排投影及竹的位置,這部份交由(何仲儀負責)

遊動影像的製作支援及後期組合(黎若嵐負責)

用本板做橋,竹做枎手,背後安放射影的燈光,竹的數量要知道買多少支?我想10支應該夠,可和何仲儀商量一起訂購, 這部份交由(戴碧筠及梁雅思負責)

周圍環境的聲音,如大家收錄了一些聲音,或者有合適的聲音可交給(施援程負責)

近門口的牆壁用炭條畫出晚上對岸的感覺,可以以接龍形式共同創作,開幕時不需要很完整,到開幕當天可以仍然在創作中,直到展覽完為止。

周圍大家可以創作一些小植物或沙石等自然的東西,顏色以素色為主配合整個場地。

需要提供大量碎紙約垃圾袋大小50袋,如沒有碎紙者可以提供紙(任何紙也可以),也向朋友同事們徵集碎紙及紙行動。

展場佈置協調員是阿B,大家如有甚麼問題可以聯絡他,如購買東西可以先通知阿B交貨時付錢,或是負責人先付錢,拿了收據後再交由阿B退款。

施明坤今天要去韓國,27號晚上才回來,所以她會做後期的延續發展,黃家龍去了旅行要7月1日才回來,所以在後期才會再歸隊。

各位請越早買好材料越好,可以多些時間給佈置人員製作,希望在這個星期日內買好所有材料。

最後希望大家提供一份簡單的簡歷,也希望在星期日前提供,請電郵給我。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我不在2-多元集體創作展

這裡沒有最終的展示,這裡沒有個人的作品,這個空間就是由一班人去創作,包括你﹣觀賞者。
在這個島裡有沙有樹有水有山有鳥詠有蟬鳴,然而你看到的會是甚麼?想到的又會是甚麼?
去年我們辦過「我不在」這一個展覧,今年我們又來了。花開有時,花落有时,展覽的開始,並不代表我們的工作已成,而是啟發大家的另一次的思考旅程,生生不息,就像生命的輪迴 。

開幕日期:2007年7月1日下午5點
開幕儀式:會作出展覽的介紹及分享
展覽日期:2007年7月1日至8月12日
地點:牛房倉庫

觀眾的參與
你們可以在參觀完這個展覽,畫下或寫下你想這個島的空間要怎樣發展,這個大型作品會不斷糅合大家的啟迪,作品從而也在不斷的塑造當中。

導賞日期:開幕當天/ 7月8日下午5點/7月15日下午5點

參加者
李銳奮 胡松偉 戴碧筠 梁雅思 古英元 林月娥 黎若嵐 黄家龍 何仲儀 施明坤 施援程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展場佈置


我們這個島大致已形成,可是有些細微的部份,還需要大家思考一下要放些甚麼?
決定了用紙碎來代替沙,場地地面鋪滿紙碎,有一個位置放一把風扇,這個位置的紙碎會飛起。
三邊角位會圍沙包,不一定要埋起,還可以有其它發展,這裡是對岸的山。
有一個位置會在半空在吊一埋塔棚的竹,用投影機向下投放影像,影像內容是一些物件在游動,這個區域我們當它是水。
牛房原本給牛飲水的渠,放水用電動流動方法,使水不斷的流動。
周圍會聽到一些大自然的聲音,水/鳥/嬋等…
其中一個窗口有一條出路,首先在入口會指示觀眾到後花園,由這條路到展場,當然正式的出入口仍是可以進入。
展場右邊會打開窗口,並有自然光線,左邊會密封,會較黑。

需要做的東西:
要徵集由碎紙機碎成的紙,如沒有碎的話,可以提供紙,需求量為大量,因為展覽期間參加者會帶走碎紙,需要不斷補給,第一批碎紙可在這個星期內交到牛房阿B。
投影遊動的片段,這個片段我覺得不需要全部人都需要做,如覺得在展場上可以再有甚麼可以放入去的那麼可以再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但現在整體上的佈置像一個虛擬島的感覺,所以在思考加入新元素也要從這方面想。

期待大家的新元素及意見,可在留意上回覆。

關於金銀島的傳說、夢想、記憶—

-澳門本身就是個島,假如有天它變成了孤島,無人理會、自生自滅,那樣會不會很糟糕?

我又想到我們要做的不應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這個島,反而該是早已深入其中居住了一段時間,要同這島共享榮華富貴又或者同甘共苦才對,故我們置身的島裡,四週早已有樹叢、植物、花賁、沙堆或各類舊物、記憶雜亂堆陳,我們( 和觀眾)要在裡面掙扎求存、互逸互勵,造出一番天地,故可突出共同參與這層意思,當然我們可以做的先要造出島的大環境,展出期間再一直改變、完善這個島的生態,居住、工作環境,同時我們也一直關注期間的變化,互相交換信息,討論增減建議,展覽並無開始結束之狀態(意識上),如可以把“展覽”期間收集到的信息建議付諸實行,那就算達到展覽的目的和效果,也是所謂集體創作的精神。

島上滿是綠色植物,有山有水,有鳥叫聲、海洋的拍岸聲、甚至動物的交談聲,可以還有麻將聲,上下九、牌九等聲...

島上有些地方一直在下雨、需要攀登才能出去... 有人仍住在樹上...


李銳奮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我不在」聚會

上星期六的聚會,只差2個人沒有來,可是也有幾個人時差般來到,為了可以全部人都有共識,所以決定這個星期日早上11:00集齊人再作最後討論一次,希望這次大家可以準時出席,地點原本定在龍華茶樓,可是今早發生了一件我對該老闆印象很失望的事,所以決定從今以後沒有必要都不去該茶樓,請大家見諒!如想清楚來龍去脈可到我的網誌看 http://corasee.spaces.live.com/
現在地點改為在雅廉訪石獅子對面的「我餐廳」不知大家有沒有意見?

當天我們傾談了很多東西,但最後大家都是返回最初在南丫島的感覺,島給人的感覺是很自然,亦很荒無,也很無助,我們究竟怎樣把自然的東西(草/花/樹/沙/石… …)這些反應到你現在的心情,我們的島叫「黃金島」,澳門現在就像一個會生金蛋的島,究竟在這個「黃金島」上隱喻了甚麼?

展覽開幕會叫觀眾坐在四周高處,向下望可以見到整個島的概況,創作者講解作品的意念,並且觀眾可以在參觀完這個島後畫下自己心目中的島,會貼在展場走廊外,如果參加的創作者覺得有觀眾構思的島很好,亦可以從創品中修改,直到展覽結束為止。

展覽日期:2007年7月1日至八月中
地點:牛房倉庫
參加者: 李銳奮 胡松偉 戴碧筠 梁雅思 古英元 林月娥 黎若嵐 黄家龍 何仲儀 施明坤 施援程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集體創作


這次香港南丫島之旅雖然只有6個人參與並且在暴風水中,但仍無損大家的興致,那裡的環境太優美了,雨天令到空氣更清新,離開繁喧的城市,心靈陪覺寧靜。
雖然我們沒有討百出一個明確的結果,但大致上有一個方向,就是以集體形式來創作,假設在牛房倉庫的場地裡,觀眾看見一個島,島亦等於賭代表了澳門,究竟島上應該有甚麼,山頭/樹/石/沙/花/人… …

而我自己初部構想是這樣(如附檔),在牛房中間放上一個島形,上面有山有樹有沙,周圍是對岸山頭的風景,有兩條橋可以走上島上,第一條在入口,第二條在窗口,開幕時這時一個平靜的小島,隨著每位展覽參加者將島裡逐步改變,島慢慢的今時不同往日變了模樣。

形式已經不執著「我不在」題目名,而是以集體及互動,甚至演繹的方式來表現,我們對社會對澳門關心的問題。

我想這個星期六大家又來眾會一次,晚上六時來我家有素食吃。

展覽日期:6⺝30日開始至八月初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舞至愛之終結」的啟悟

昨天去了文化中心觀賞這齣劇場,只是因為以前曾看過進劇場的「魚戰役溫柔」,而對這對夫妻拍檔的劇團有好感,想像她們的演出一定不會令我我望。
「舞至愛之終結」是改編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的名著「流浪者之歌」, 赫塞生於德國一個傳教士家庭,到訪過他視為其靈聖之家的印度,「流浪者之歌」被視為歐美地方認識古印度的響導。而音樂就配以連納.高雲 Leonard Cohen 創作的歌,高雲歌曲引人之處,在於其樂曲中那份存活的詩意,一種功聽眾去面對超越自我灰暗一面的能力。而助高雲面向生命動力是他追隨二十五年的佛教信仰。透過經歷厄困而步向自由和解脫,就如赫塞筆下的薛達一樣。(採自「舞至愛之終結」場刊)
「流浪者之歌」的主人翁薛達的遭遇及名字,就是用來代入印度佛教創如人﹣ 釋迦牟尼, 出家前的名字:Siddhartha為書名而可知,故事大致是:薛達因身婆羅門的教義無法為他指向透析真我的道路,向父親說服下獨個兒走向森林過苦行僧生活,希望從中尋求到解困,可惜在他靜坐禁食了28日後,困厄仍解擺脫不了。當他想離開森林時遇到一個船伕,船伕說在海中學習了很多啟悟。
薛達回到塵世中很快就學習到凡人所朝思慕想的榮華富貴,並與名妓生活及後生下一子,表面開心富庶的生活下,薛達最終仍覺得一無所有,厭倦了慾念與貪心,他再度失落,又來到了那條河遇上了船伕並成為他的助手,船伕引導他傾聽大河的聲音、自己內在的聲音,並棄絕一切文字思想的障礙,只是感受智慧。
當最後他遇上兒子後,他緊握兒子不想他走過自己遭遇的困苦之路,可惜兒子不能明白,並且說恨他,討厭他的虔誠、詳和及平靜。這一刻薛達才明白凡人總要經過墮入世俗慾望,最後才會了解甚麼才是無慾無求 。
劇場最後帶觀眾回到現實,問觀眾一條問題:假如有一個人雙手緊握葉技,因為跌下來就會有人拿起刀來想斬下他的頭,假如是你會怎樣做呢?
其實觀眾都很聰明,大家都估到要放手,因為只有放手才會重生。這是很出名的佛陀故事,其實如我的一位觀眾,當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特別是我對佛教有點認識,但這幾年我都在自我角力之中,一時的活在封閉空間,一時的隨波而行,一時的胡思亂想,「我不在」好像就是要表現這個內心的問題,究竟「我」是甚麼?「我在」是甚麼?而「我不在」又是甚麼?當要明白「我不在」,其實先要明白「我」。

「我不在」可以很表面化,亦到可以有深層的意思,這個題目沒有一定的答案,正如每個人對於文字的理解都不到,經歷及感受到不同。

施援程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林月娥(lam)的回覆

很高興終於有一個人詢問對這次展覽的更多問題,我真害怕忘記了,所以第一時間記錄下來。

Lam致電給我來問是否區紀復會來澳門,其實是不會,因香港的鹽寮舉辦地已被收了,而我最主要是想拉近大家的隔膜,令到人與人之間更加親和,所以想舉行這次宿營,其實大家未必需要討論甚麼東西,我所講對「我不在」的見解,只是給大家一些指引,正如Lam說到在創作中如果已經討論了,那又何需再創作!但人是群居動物,接觸及對與人相處是必要的,所以我都堅持有宿營這一活動。

Lam又提到我要作出明確的目標及方向給大家,因為上一年已創作過這個題目,現階段也沒有新的想法,所以我想那是上一年「我不在」的延續,同一個想法可以再表現得更好,以最理想的視覺效果去表達,當然如lam提出這是一個展出場地,我們有一個展期,所以如選擇演出者也可以,會在開幕當天演出,作錄像記錄,然後在展覽中播出。

我在想我最主要的角色是協助你們怎樣去更好地展示你們對「我不在」的詮譯。

所以在下個星期,會和大家約一個時間,傾談一下你們的所想,盡力去協助大家。

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我不在」延伸活動

各位成員:

「我不在」延伸活動,最初是構思有兩個工作坊,思前想後得工作坊的作用不大,也想到會否如上年一樣,大家都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

後來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紹香港望東灣青年旅舍「鹽寮淨土」,覺得那種回歸自然的簡樸生活體驗,可否令大家體會到一些東西,並且集合大家在一起,會令人與人的隔離少一點,溝通自然更容易,但後來了解以後,才知道那地方已被收回,反而主持人區紀復先生問我澳門有沒有地方舉辦「鹽寮淨土」生活體驗,如大家發現有適合地方,可否通知我。
鹽寮淨土: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19/n1562041.htm
http://hk.myblog.yahoo.com/jw!o6x6rGqBGw4hRf3qme6mDw--/article?mid=4&prev=5&next=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9725
http://public1.ntl.gov.tw/publish/bookevlu/26/54.htm

這次展覽的構思其實和上一年沒有分別,可以以不同形式去表現「我不在」,當然我是想大家起碼可以聚在一起一次,無論你是單獨創作,還是想和其她人互動或合作創作,我都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多一些,所以現在暫定會在黑沙渡假屋裡宿營,時間定於5月12-13日,活動會有燒烤、靜坐、分享及行山。

現在我當然想大家思考一下初步構思,可讓那時候作出分享,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真希望大家給一些意見,一個人的思想及能力真的不太完整。

施援程